周口恒大中学 “经典里的爱情”七夕征文赏析
七夕节,又称七巧节、乞巧节……,是一个以“牛郎织女”民间传说为载体,以祈福、乞巧、爱情为主题的综合性节日,也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民间传统节日。七夕前夕,为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,我校教师用优美的文笔解读昔日经典,传承千古情韵!
征文赏析
周口恒大中学 孙海英
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母题,关于爱情的传说也不胜枚举。在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马乡镇流传着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,它被誉为“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”、“爱情的千古绝唱”,被称为东方的“罗密欧与朱丽叶”。
大概是西晋,员外之女祝英台与穷困书生梁山伯因读书而相遇、相知,在学业期满临别之际,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含蓄地向梁山伯表露心迹并告诫他提亲要趁早,怎奈质朴憨厚的山伯误了婚期。一段美好的姻缘就此别过。明白真相后的梁山伯后悔不已,抑郁成疾而英年早逝。祝英台迫于无奈接受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求婚,出嫁途中英台要求在山伯墓前停驻片刻以寄哀思。也许是真挚的爱情感动了上苍,原本晴风丽日的天竟然雷电交加,山伯之墓亦轰然打开,祝英台翩然入穴,魂化为蝶,翩翩起舞。
故事凄婉动人,留给人们的却是对爱情主题永恒的思考。正是因为它的恒久魅力引发了强烈的文艺冲击波,音乐、戏曲、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对此都有精彩的诠释。梁祝的影响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。有句话说:哪里有太阳,哪里就有中国人,哪里有中国人,哪里就有《梁祝》。这句话足见《梁祝》对后世影响之大。
周口恒大中学 贾云
“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”,如果思念有颜色,那它一定是青色的。两千多年前一首郑国民歌《子衿》在吟唱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无限思恋的同时,也为相思着了色,点绘着中华文明的诗意星空。
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;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”沉醉在爱情之中的女子,正思念着相约却不见踪影的恋人,她在城楼之上望眼欲穿,心烦意乱,浓浓的爱意也不由转化为嗔怪与幽怨:“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”“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”可是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”,随着这片青色越来越浓,心中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,甚至“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”。
从古至今,无数的爱情诗中总是不乏痴情女子默默守候的身影,她们常常于思念之中呢喃着缠绵悱恻的恋歌,而《子衿》的女主人公虽也焦灼等待却始终保持着矜持自爱,看似“薄责己而厚望于人”,实则追求的是独立与平等的爱情,这种勇敢追爱、真诚炙热、理智清醒、自矜自尊的可贵精神穿越千年依然振奋人心。
所谓的“爱”,有时可能就是一眼万年,也就是那一眼,那抹青色就入驻心底,凝聚着诗意,慢慢地幻化为思念的颜色,绘成悠悠时光中的动人画卷。
周口恒大中学 高亚梅
如果说,人间最古老的爱情故事非《牛郎织女》莫属,那么在爱情诗歌中最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则是《迢迢牵牛星》。
你看那遥远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,指若削葱根的仙女啊,却因为爱情而摩挲着机杼,虽摆弄着机杼,却心不在此处,情别有所寄。故而“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”——一个织布的女子,一个满怀心事的女子,一个情有所牵,爱有所寄的女子。不知不觉,我们眼前浮现的不是两颗星,而是一段灿若星河的爱情。紧接着,诗人自然唱叹出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”“脉脉不得语”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,情有味而意悠长,绵绵情意不绝如缕。那宽广的银河啊,在诗人的眼中,在情人的心中,不过既清又浅,可这浅且清的一水相隔,却阻隔着两个人的思念。他们相思相望而不得耳鬓厮磨,缠绵缱绻。这既是故事中人临河而叹的感慨,也是诗人的感慨。诗人写得那么精妙,以至于我们沉浸其中,感觉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感慨。
诗歌百转柔肠,我们心潮澎湃!当我们读起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之句时我们也会忍不住默默回头,深情凝眸。那泣涕如雨、满腹心事、无心机杼、相思牵念而对水兴叹的织女,不就是千千万万个爱情故事中对爱情一往情深、又无比忠贞的爱人吗?一对临水而叹,深情凝望的爱人,演绎着爱情最真最美的模样。
这爱情不仅表达了爱情之美,也表达了人性之美;这美跨越千年,依然深深地打动着我们。
周口恒大中学 李莹
天上,牛郎织女又迢迢!隔河相望,深情脉脉!回眸人间,四海八荒,世间唯有美好的爱情自难忘!
汉水最大的支流白河环绕南阳, 形似“牛郎织女”传说中的河汉、天汉、银河,就在白河两岸发生了家喻户晓、有迹可寻的“牛郎织女”故事。在夏夜的天空,繁星闪烁,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,河的东西两岸,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,隔河相望,遥遥相对,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。这其中也流传着一段浪漫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。传说,每年的七月七日,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,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,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。而书于织女洞内石壁之上的《迢迢牵牛星》诉说着牵牛织女的离隔,借助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演绎着美好而又浪漫的爱情生活。无论是相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,还是纤纤细手,忙碌织布,却始终不成章的织女,抑或是对轻且浅的河汉之水的描写,始终只能是相隔河汉,咫尺天涯,终日苦闷,泪流如雨。
七夕,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的美好节日,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美好爱情的共同愿望,被誉为我们国人的“情人节”。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自古至今,天上人间,从神话故事到民间传奇,爱情都是永恒不变的绝美主题。而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,留给我们的是两人的专情,两人的相思。这浪漫而又凄美的爱情,纵使跨越千万年,那相思的情感依然让人怦然心动。
周口恒大中学 杨明杰
穿越千年,雎鸠鸟的叫声仍在耳边;梦回洛水,仿佛看见一个男子徘徊河畔。《诗经》的语言回环往复,诗韵婉转流长,《关雎》更是《诗经》中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。
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”,汤显祖一语道尽爱情真谛。男子爱上了美丽贤淑的女子,日思夜念难以忘怀,奏起琴瑟、鸣钟击鼓向她表白示爱。文中未提及女子的态度,主要从男子的角度展示了这段真诚热烈的爱恋。这也许正是其打动人心之处。爱的目的就是爱,无关乎其他,但又发乎情,止于礼。
以我观物,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。关关和鸣的雎鸠鸟,参差的荇菜,都因男子对女子的爱恋沁染了温柔的色彩。我思念你难以入眠,所以月色愁人;我思念你食之无味,所以风也萧瑟。两千年前的先民在表达爱情时纯粹坦荡,也正因为这份纯粹坦荡才使经典在两千年的岁月中频频扣击人心。
周口恒大中学 曹亚娟
周口恒大中学 张佳佳
周口恒大中学 庞新雨
提到中国古代爱情诗,第一时间就会想到《诗经》,而翻开《诗经》的第一篇,首先遇到的就是《关雎》。
《关雎》最打动人之处在于它的单纯和美好,写出一个“君子”对“淑女”的追求。初见女子时的欢喜,追求过程中的百般煎熬,见不到时因为思念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,见到时手舞足蹈地取悦讨好,这像极了初遇爱情时最真实的模样。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将“赋比兴”手法结合起来。首句以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,兴起君子佳人的联想,以下各章的起兴,则兼有比喻的色彩,采荇菜这一行为,既是追求女子的起兴,又比喻了追求过程的艰难,而全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,又正是运用了赋的手法,将君子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这样的一种爱情,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,平和而又浓厚,真实而又深刻,中国古代爱情的纯朴自然,于《关雎》可见一斑。
周口恒大中学 袁娟娟
《国风·周南·关雎》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,尽管它篇幅短小,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。后人评价其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。
从内容来看,《关雎》简单明了,讲的是一个“君子”追求一个“淑女”的故事,当初求而不得的时候“辗转反侧”难以入眠;得到之后欣喜若狂,奏乐庆祝。男欢女爱乃人之常情,但《关雎》中的君子“发乎情,止乎礼”。君子喜欢一个淑女,一开始就以婚姻为目的接触,追求过程中经历一番周折,最后走向婚姻琴瑟和谐,婚姻美满。这种目的明确、单纯、负责任的爱情谁不向往呢?
诗中写“邂逅”清纯唯美、写“追求”坚定执着、写“思念”绵延悠长、写“感情”纯朴真挚……恋爱不仅仅是抛开一切世俗的义无反顾,恋爱也可以是一种平和而有分寸的水到渠成。